民族政策法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工作>>民族政策法制
民族政策知识问答——秒懂民族政策!
来源:柳城县民族和宗教事务局     发布日期:2017-05-10 15:57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个离不开”和“四个维护”的内容

 

  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工作的“四个维护”的原则,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各民族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而团结合作,努力奋斗。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都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得到发展;二是各民族自身都得到发展进步,素质得到提高,这个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各民族自身固有的优点和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现。当然,共同繁荣不等于同步繁荣,由于起点不同,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有差距。共同繁荣要求在承认差距的同时还必须正视这种差距,并逐步消除这种差距。还要使目前存在的差距控制在一定的“度”内,不得过大。共同繁荣应成为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的重要指导思想。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各民族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解放前甚至在社会制度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化风习、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需要。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由谁来管理?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来管理,共同的事情共同来管理,这是社会管理的普遍法则。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讲,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工作方针,国家管理制度也应如此。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与汉族地区有很大差别的民族地区,当然不能简单套用汉族地区的办法,也就是全国不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自治机关,使自治机关能够依据具体情况,根据有关法律,“便宜行事”。这有利于调动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大政方针在民族地区的贯彻,有利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措施,有利于把当地的事情办好。所以,无论是从政治上考虑,还是从经济上考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都是完全必要的。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民族自治,也不只是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祖国的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充分实行自治权的原则,保持民族团结的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制具有以下特征:

  (1)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2)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

  (3) 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得以体现金和实现的。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